近日在“2019中国(上海)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上海市食品学会年会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年会上,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上海市食品学会理事长潘迎捷接受了专访。两位行业专家就对近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理解、行业协会如何赋能食品行业提升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做出了独家回应;并对当下食品行业热点话题如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扩大进口食品开放、传统食品行业升级改造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顾振华、潘迎捷一致认为,《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是中国食品产业过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未来行业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的一个文件,客观分析了当前国家食品安全的形势,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下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并对落实行业主体责任做了具体部署。
潘迎捷对记者表示,上海食品学会年会的参与对象过去主要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主,近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更多企业参加,学会也重点转向为企业转型调整提供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顾振华也强调,“三鹿奶粉”事件后的十年来中国食品安全经历了全面从严整顿,不太可能再出现大规模、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当下的食品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不少。
食品安全溯源呼吁国家搭台、企业唱戏
上述《意见》第七条明确提出,要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食品生产企业对其产品追溯负责,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国家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建立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和规范,完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加强全程追溯的示范推广,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接受政府监督,互通互享信息。
顾振华表示,食品安全溯源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供应商供应渠道来源不明确的产品,食品安全就不可能有保障;相关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不落实,食品安全溯源标准就无法真正落地。
“中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经营规模总体来看还是太小了,这个行业成本投入和门槛也偏低,缺乏长远眼光和规范管理的企业就容易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大企业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更好一些,不同规模的企业主体之间追溯技术差距极大。目前国家统一的追溯平台还没有搭建起来,市场上大都是企业自建的追溯平台,各自为政是普遍现象。”顾振华呼吁,目前行业急需一个国家层面搭建的统一平台,来兼容分布在各个企业和行业中的不同的追溯体系,“全国农产品、食品的信息是海量的,但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信息孤岛现象,国家搭建的统一追溯平台要像一条发达规整的高速公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则是一条条匝道,各企业、行业主体只要连接好匝道,就能对接上高速公路,相关的溯源信息就能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共通共享,不管什么技术体系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走得通。”
他指出这次的《意见》与以往很大的一点不同是,原来处罚单位而不处罚相关个人,现在可以直接处罚到企业法定代表人本人,高压态势下,这些主体和个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会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触犯转变。
潘迎捷也认为,目前的食品溯源信息过于分散化,应该由中央政府来建立统一的标准,但具体操作还是得由企业来做,主体责任还是在企业。
目前市场上食品溯源技术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条形码、二维码,区块链溯源技术在一些高价值产品上开始投入应用。
顾振华提出,第三方检测和溯源机构,将为大量中小企业落实食品安全溯源提供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小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溯源服务,可以减少硬件、软件投资成本,同时加快食品安全溯源覆盖的的品类和面积。“比如上海有很多标准化的菜市场,每个菜市场里都有一个快检实验室,但这并不能保证菜场里的菜都是健康无害的,很多实验室在实际操作中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第三方的机构来介入,政府出钱来购买服务,静安区的标准化菜市场已经有这样的操作先例了。”潘迎捷说道。
此外,食品安全溯源的应用,顾振华认为不可能一步到位,应该会从预包装食品特别是其中的高附加值的商品先行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所有的品类,“比如婴儿配方奶粉,一方面是属于特殊食品,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价值高,食品安全溯源成本对其来说压力会小很多;而对那些本身只卖几块钱的食品来说,要另花一笔钱来做食品安全溯源和相关数据建立,无疑会是沉重的负担,所以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应用包括一些前沿技术如区块链的应用,肯定是要分品类、分步骤进行的。”
扩大食品进口应与食品监管延伸同步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和电商平台等因素的推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进口食品的快速增长,进口食品逐渐成为中国寻常百姓餐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iResearch的调查,当前57.5%的消费者在进口食品上的消费金额占整体食品消费的比例超过了10%。进口食品的规模也在壮大,2009~2018年的十年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进口食品规模保持了17.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18年进口食品总额首次超过700亿美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与1997年相比,2017年进口食品经营企业数量为18112家,增长了近3倍,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长最快达13861家,是1997年的770倍;外资企业3303家,比1997年增长了42.4%。
顾振华认为,进口食品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来自国家的开放姿态,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使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来看国家会进一步加大进口食品开放力度,把以往人们认为的壁垒打破;但与此同时也要保障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加强对进口食品的把关和检验检疫。
“以往只对进口来的食品产品进行把关,但随着进口食品数量越来越多,要确保食品安全必须要将把关环节往前延伸,从国外食品的生产、种植、加工等源头环节上,就向其宣传中国的食品标准,要求其生产满足中国食品标准的产品,不能等到食品进到海关了再来做检查。”顾振华表示,消费者对进口食品不要盲目推崇,有些食品并不是通过了口岸检验,就代表一定没问题了。
发达国家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技术起步早于中国,扩大进口食品,对国内农产品、食品产业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也会倒逼国内食品产业链相关责任主体提升自身竞争力,加速中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传统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亟须升级换代
食品行业的范畴,不仅包含食品制造,还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和酒水饮料茶两大块,而这三个板块对食品安全需要提供的技术支撑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以占据食品行业整体60%份额的农副产品加工板块来看,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潘迎捷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中国分散在各地众多的乡镇企业,大部分都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起来的,但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不高。从加工比例来看,中国是1:2,美国是1:3.7,日本、欧洲能达到1:4或1:5,中国的农副产品加工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通过加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这一环节也还较为薄弱。
“农副产品加工需要科技支持和市场渠道打开,电商经济为偏远地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渠道。目前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对传统食品生产加工产业进行升级换代,中国现有的一些食品加工方式依然比较粗放传统,不适应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需求。”潘迎捷对记者表示,传统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仅要保持特色风味,还要与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行业趋势相接轨,这是中国食品产业目前面临的很大挑战。